(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专升本 学制2年)
一、专业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4年,2007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0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计算机软件理论与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临沂校区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招生计划。
本专业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重视未来人才所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强化数理知识及学科基础理论,注重系统级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
其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1)拥有一支教授带头干劲十足的中青年专业师资队伍,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多种模式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2)目前,计算中心和电子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满足计算机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操作要求,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培养目标
结合青岛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及系统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工程应用型计算机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单位、企事业、技术和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及应用领域的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通过专业培养,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知识结构要求(A):
A1:了解计算机行业相关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安全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社会责任方面的基础知识。
A2: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数理基础知识(如离散数学)、工具性基础知识(如计算机专业英语)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如形式与政策)。
A3: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概论等)。
A4:系统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软件设计与测试方法;系统掌握数据库系统原理,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掌握网站开发、网络编程技术、Web系统等技术。
能力结构要求(B):
B1:综合能力:培养文献检索及资料查询能力;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及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专业外语进行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能够正确使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往的能力。
B2:基础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兼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及组织协调能力。
B3: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4:开拓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开拓精神、坚持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C):
C1:人文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体现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较高素养;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职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实守信和团结合作的高尚品质。
C2:科学素质:通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课外科技大赛、小发明、小制作等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C3:工程素质: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价值效益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C4:身心素质: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主要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电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编程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